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新闻

共建康复桥梁,微光暖家!顾连禾泰联合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专业康复送进残障人士家门

阅读:

Home doctor visiting service

当康复需求遇上出行阻碍,当专业指导隔着一道家门的距离,总有温暖在悄然抵达。近日,成都天府新区顾连禾泰康复医院联合四川天府新区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在万安街道开展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将专业的康复评估与指导送到居家残障人士的身边,用脚步丈量需求,用专业传递关怀。

一次上门,破解“康复难出门”的困境

对于许多居家残障朋友而言,“出门康复”往往意味着一场需要家人陪同、克服身体不便的“远征”,而长期缺乏科学指导的居家休养,又可能导致功能退化、康复效果打折。为切实解决这一痛点,两大机构秉持“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组建了由顾连禾泰康复治疗师与社区家庭医生构成的联合服务团队,主动走进万安街道的残障人士家庭,让康复服务跨越门槛、融入日常。

“以前想做康复评估,得全家齐上阵帮忙接送,现在医生直接来家里,太方便了!”一位受访家属的话,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

从行动不便的肢体残障朋友到需长期照护的特殊群体,服务团队的足迹遍布万安街道的各个角落,把关怀送到了最需要的地方。

微光

door-to-door service

暖家

2025

 

用心适配,让康复服务更贴“家”

深知居家残障朋友的康复需求各有不同,服务团队从一开始就避开“一刀切”的模式,把对“专业”的理解,落在了每一次贴合需求的细致服务里:

康复服务

1

多维度康复评估,摸清“康复底数”

服务团队从肢体功能(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穿衣、进食、转移等)、居家环境安全性等方面开展全面评估。针对不同的功能障碍,如肢体残疾、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等,逐一记录身体功能现状,精准识别康复潜力与风险点,形成个性化评估报告。

2

定制化康复指导,给出居家方案

基于评估结果,康复治疗师与家庭医生共同制定指导方案:对需进行功能训练的对象,现场示范适合居家人群的关节活动训练、肌力增强训练等动作,确保家属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对存在居家安全隐患的场景,提出扶手安装、地面防滑等改造建议;对需使用辅具的群体,指导轮椅、助行器等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技巧,真正让专业康复融入家庭生活。

“康复训练不能盲目进行,尤其是骨折术后、神经损伤等情况,必须把握科学方法和力度。”顾连禾泰康复团队强调,居家康复的规范性至关重要,上门服务正是为了将“专业标准”转化为“家庭可操作模式”,避免不当训练造成二次伤害。

多方联动,共绘全龄友好社区图景

此次合作既是对“健康中国2035”战略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康复服务体系的生动实践。成都天府新区顾连禾泰康复医院凭借在康复医学领域的专业积淀,为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四川天府新区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依托扎根社区的优势,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实现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衔接。

作为川港合作三级康复专科医院,顾连禾泰康复医院也将持续聚焦居家残障人士的康复需求:未来会继续延伸上门服务的触角,定期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康复随访与指导,让更多居家残障朋友不仅能“看上病、做上康复”,更能“看好病、康复好”;同时也会通过康复科普手册、线上知识分享等形式,把实用的康复知识、科学的照护理念传递给更多家庭,用持续的行动为更多残障家庭筑牢康复希望,助力营造理解、尊重、关爱残障人群的社区氛围。

康复之路,从不孤单。每一次上门,都是一次温暖的奔赴;每一次指导,都是一份希望的播种。顾连禾泰康复医院将继续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书写更多“康复暖家”的故事。